滋心話集 第二十三卷最後一期(2017年6月)

校本性教育推行分享

謝錦波老師
學校訓輔主任

不少學術研究及調查都指出香港青少年首次發生性行為的年紀愈趨下降,部分甚至在小學階段已經發生,更甚的是,大部分青少年在發生性行為時未有做好正確的避孕及預防性傳染病的措施,這情況實在令人非常擔心。

中國人談性一向較歐美人士保守,無論家長、老師在性教育方面更是羞於啟齒,令青少年在對性充滿好奇而躍躍欲試的時候,卻無法得到正確的觀念及知識,導致不安全性行為及未婚懷孕等個案日漸上升。

在初中的科學科及高中的生物科的教學內容中,有教授學生男性及女性的性生理結構、配子形成、月經週期、懷孕、生產及控制生育的方法等知識,但較少涉及和討論性態度及道德觀念等問題。很多學校會在週會或班主任課等舉辦講座或工作坊等去填補這不足之處,但往往因缺乏具系統化的性教育框架而未能完全處理青少年在青春期所產生對性的困惑及疑問。

有見及此,我們嘗試將性教育課程融入德育及公民教育科內,由嚴格挑選的老師任教。中一至中三期間,學生每年會參與四節與性教育相關的課程,內容包括:交友、戀愛、婚姻、性疑惑、青春期生理變化、性行為及拒絕技巧、未成年性行為及未婚懷孕的後果及法律責任、性傳染病、避孕及預防性傳染病的方法等等,讓學生在性教育方面獲得知識、態度及心理等不同層面的照顧。建立課程初期,我們聚集了不同專業範疇的人士參與,包括生物科老師、德育科老師、社工及教育局同工等,期望課程的設計能切合學生的需要之餘,亦符合不同範疇人士的期望。在推行課程期間,亦遇上不少困難,例如:應否教授學生避孕方法惹來熱烈的討論。部分老師及家長認為我們不應教授學生避孕方法,以免鼓勵學生進行婚前性行為,同時,亦有不少人認為青少年性行為已是禁無可禁,與其掩眼不看, 不如實際一點去教授他們何謂安全性行為。我們絕不鼓勵婚前性行為,但也不能忽視這情況實在經常發生,作為一個專業的德育及公民科老師,我們有能力及責任去教導避孕方法的同時,亦需給學生灌輸正確的性態度及道德觀念,讓學生能做出正確的決定。

除德育及公民科的有系統課程外,我們亦會邀請不同範疇的專業人士舉辦講座、工作坊、午間活動等,與學生分享與性教育相關的知識及資訊,讓學生做一個負責任的人,享受有規劃而又豐盛的一生。與其讓學生一知半解在不同渠道胡亂找出路,倒不如由我們以較為開放的態度去與學生談性,因為,我們至少可更了解學生的想法,並能透過接觸讓他們掌握正確的知識及態度。

前言 一個未婚媽媽的母親的自白
修訂日期: